校具邦
热门搜索: 课桌椅 | 公寓床 | 连排椅 | 餐桌椅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咨询扫一扫咨询
精选品类
188-7044-4848
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湖北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加强新时期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工作意见的通知

湖北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加强新时期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工作意见的通知

国家政策 2020-10-27 15:34:24 547
收藏

[导读]湖北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加强新时期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工作意见的通知

各市、州、省直管市、神农架林区教育局、文化局、新闻出版广电局,各高等学校:

现将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加强新时期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工作的意见》转发给你们。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明确工作目标,加快发展步伐。各地要将中小学图书馆(含图书室,下同)建设,纳入“十三五”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以及年度中小学建设改造计划,根据《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教基[2003]5号)等规定,结合《湖北省全民阅读促进办法》的要求,对没有图书馆的学校要新建或者改建图书馆,对不达标的图书馆要进行改造升级,确保到2020年全省绝大部分中小学按照国家规定标准建有图书馆。不具备条件、规模较小的农村教学点要建有图书柜、图书角。

二、提升馆藏纸质图书的数量和质量,优化藏书结构。要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配备图书,农村中小学图书馆藏书量不低于国家规定的2类标准;城镇中小学图书馆藏书量要逐步达到国家规定的1类标准。优化藏书结构,合理确定藏书复本量,建立藏书定向补充和剔除机制,确保剔除后每年至少生均新增一本纸质图书。要严格按照教育部指导编制的《中小学图书馆(室)推荐书目》作为采购的主要依据。各级网络中心和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要将区域中小学数字图书资源库建设纳入规划,逐步实现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和服务形式网络化,努力探索区域内中小学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高等院校图书馆实现公共检索、通借通还等共享模式,增强师生借阅的可选择性。

三、发挥图书馆育人功能,带动书香社会建设。中小学图书馆(室)每周开放时间不得少于40小时,确保课余时间、周末对师生有效开放。鼓励图书馆设立家长开放日,在寒暑假期间对师生和社会开放。创新图书管理模式,简化借阅环节,促进师生便捷、有效阅读。鼓励学校利用图书、报刊在走廊、教室等边角空间布置图书柜、图书角,形成高效、开放的阅读环境。要利用图书馆对新生开设阅读指导课,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和选择信息资源的能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形成良好阅读习惯。要利用每年的“世界读书日”、“国家图书馆日”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专题活动。小学生、中学生每天课外阅读时间要分别达到半小时、1小时。要积极为贫困家庭学生、进城务工农民孩子和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便利读书条件。农村中小学图书馆(室)要发挥辐射作用,与当地农家书屋联合开展读书活动,满足农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图书馆应用服务水平。要提高中小学图书馆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及时补充和引进图书情报、信息技术等专业的优秀人才进入管理人员队伍,逐步建成一支专兼结合、以专为主、志愿者参与的中小学图书馆管理和服务队伍。要有计划地组织图书管理人员开展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发挥专业人员在图书馆建设、配备、管理、应用各个方面的作用。积极探索设立中小学图书资料系列专业技术岗位。建立完善图书管理人员资格准入、岗位聘用制度和考核办法。对图书管理人员在职务(称)评聘、晋升、评优评先等方面的待遇要与中小学教师一视同仁。

五、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将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工作,纳入当地教育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总体规划,加强统筹协调和分类指导。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社会捐资为辅的长效经费保障机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每年应安排专项预算经费用于图书馆建设,并做到逐年增长;要按规定在“全面改薄”、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等项目中将图书馆建设作为重要建设内容;学校应从公用经费中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图书资料的补充、更新。各地教育、文化、新闻出版广电等部门要积极协调解决中小学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人员培训、职称评定、开展读书活动等方面的问题。积极开展“中小学图书馆工作示范县”和“最美校园书屋”创建活动,推广典型经验。各级政府督导部门要将图书馆建设与应用工作纳入中小学校综合督导评估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认定的重要内容,定期开展专项督导。教育部门、新闻出版广电部门要严格审查参与投标单位资质,强化图书价格、质量监管,防止违禁、侵权盗版和非法出版物及不适合学生阅读、价格虚高的图书和其它数字图书资源进入中小学图书馆。新闻出版广电部门要加强舆论引导,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支持中小学图书馆工作的氛围。

 

湖北省教育厅      湖北省文化厅       湖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

                                    2015年11月5日

 

免责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并不反映任何校具邦网意见及观点,亦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校具邦网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校具邦官方微信

校具邦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随时随地获取教育装备最新数据及资讯。
微信号:校具邦